为了解和掌握2015级学生心理动态,以帮助学生调适心理以轻松、愉快而充实的状态享受军训生活,更好地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15年9月22日,公共教育学院心理教研室在军训的学生方队中开展了心理测试活动。此次测试共收回有效问卷263份,其中男生137人,女生126人。测试后,心理教研室对测试问卷进行数据录入、统计、分析,分别从心理年龄、个性特征、人际交往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对新生的心理素质进行了评估。
问卷部分
1. 从整体情况来看,有60.2%的学生有明确的心理健康意识,也知道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有32.5%的学生对“心理健康”的概念仅在于了解层面;仍有7.3%的学生 “心理健康”的概念不了解。
2. 对于了解“心理咨询”涵义的数据中,有71.1%的学生表示知道“心理咨询”的涵义及意义,有24.2%的学生对“心理咨询”有大概的了解但不是很明确;仅有4.7%的学生不知道 “心理咨询”,以前也从未听说与接触过。
3.男女生比较来看,男生中有45.9%的学生对“心理健康”及“心理咨询”有充分的认识,女生中明确这两概念的占65.1 %;可见,女生的心理健康意识略高于男生。
综合所有数据可见,2015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较好,能明确认识到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的重要性,也渴求能学习和掌握更多增强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知识与心理调试方法,可见,在新生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有必要的。本次测试活动中,有94.3%的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没有给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只有5.7%表述了自己的一些简单想法。比如:觉得心理工作开展测试活动对学生很有帮助,希望类似的测试活动多一点;多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等。
测试结果
1.测试学生的“心理年龄”的结果表明:有32.7%的学生心理年龄发展较为缓慢,不自立,常希望得到别人的照顾;37.8%的学生有责任感,生活起居方面很独立,在学校有不错的表现;19.3的学生心理年龄不算太高,喜欢集体生活,需要得到家人与朋友的关注与叮嘱;10.2%的学生较成熟,且具有强烈的使命感,有自知力,能明确人生目标与活动计划。
2.测试学生 “性格”的结果表明:有24.9%的学生性情孤傲,对社交活动、对礼尚往来极端排斥, 欲意气风发、不落人后;有31.3%的学生拥有坚韧不拔的性格,能够适应环境,但是不够冷静、有时易冲动;27.1%的学生为人也比较刻薄小气,在团体中属于叛逆的角色,有点自以为是;16.7%的学生感情脆弱、深怕寂寞,举手投足像只小绵羊一般温驯,欠缺冲劲。
3.测试“人际交往状态”的结果表明:仅有43.9%的学生打算积极地经营人际关系,愿意扩展自己的朋友圈子;33.9%能够打破原有的“自己”的形状,接纳和宽容别人,与周围人更好地相处;15.8%的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比较守成,喜欢封闭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有6.4%的学生,对人际交往不抱有经营的态度,顺其自然。
4.测试“心理承受能力大小”的结果表明:26.9%的学生有一定的压力承受能力,但是无法忍受过大的压力;38.7%的学生承受能力很弱,对压力非常敏感,现实生活中如超过自己的承受范围,便会立即放弃;34.4%的学生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可以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去生活,对压力有良好的调节能力,可以非常理智地判断出哪种程度的压力是对自己的发展有利的。
总结
总体来看,2015级新生心理健康意识较好,能够认识到个体的发展是以身心健康为基础,提升心理素质是必要且重要的,但是仍有部分学生欠缺这方面意识的培养;同时一些学生心理年龄发展较为缓慢,处于生理年龄超前、心理年龄滞后的状态,处事欠缺成熟,人际交往方面还有待提高;面对困难和挫折,还需要提高自己的抗挫折能力及应变能力。
针对以上测试结果,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加强以下几点:应进一步在新生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及积极心理学方面意识的培养;多举行缓解心理压力、面对挫折、适应新环境等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着重于入学适应、角色转换、人际交往、恋爱心理调整、良好人格塑造等方面的培养。
公共教育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
2015年10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