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育部社科司决定从今年起在全国大学生中开展“同上一堂网络思政课”教学活动。根据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关于在全国大学生中开展“同上一堂网络思政课”活动的通知》精神,同时,为落实我校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方案》,十月中旬开始,公共教育学院组织开展了“同上一堂网络思政课”活动。首先,公共教育学院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全体思政课教师进行学习观看;其次,思政课教师在思政课堂上组织全体大一新生观看学习了《价值观的力量》视频课。

活动中,师生们观看、聆听了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指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录制、武汉大学沈壮海教授主讲的网络视频课《价值观的力量》。视频授课中,沈壮海教授结合历史与现实,以丰富的例证、透彻的分析、清晰的思路,就“什么是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价值观的力量体现在哪里、生发自哪里”、“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应当如何肩负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等四个问题展开讲述。他详细解读了核心价值观概念及发挥的独特作用,重点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及当代青年大学生如何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部分内容中,沈教授在分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青年大学生要“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基础上,认为青年大学生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正确把握青年的独特性(独特的社会责任、独特的人生阶段和独特的历史时期),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从身边事做起,做到“人人有责的自觉”、“勤奋学习的自觉”、“价值持守的自觉”和“积善成德的自觉”。深入浅出的课堂讲解、生动鲜明的历史画面,感染了课堂上的每一个人,使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价值观的力量,即只有凝聚核心价值观,人民才会有信仰,民族才会有希望,国家才会有力量。
思政课堂上大学生认真收看“网络思政课”
通过这次学习,老师们认为,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网络思政课”的活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的一次有益探索,极大地拓宽了教学视野,明确了新的努力方向。学生们则表示通过上这节“网络思政课”,提高了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增强了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信心。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一定会进一步明确责任、坚定信念,一定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定要将个人发展与民族未来、国家前途紧密结合起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致力于把梦想变为理想,再将理想化为活生生的现实,为国家富强奉献青春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