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使大一新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加强对专业的了解和认识,增强新生对学院和专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逐渐培养会计的职业精神,会计学院立足专业,专门邀请了校企合作企业——吉林万通药业集团人力资源顾问兼培训中心主任的社会科学哲学副教授相曙光到学院做专题讲座。希望通过思想引导和职业精神塑造指导扎实有效的开展适应性教育和发展性教育。
2015年12月7日晚在和平校区二楼阶梯教室,会计学院李昕院长和林冬梅副院长参加了本次讲座,辅导员刘超和胡馨元组织会计学院2015级新生11个班400余人分两场参加本次讲座,刘超全程陪同。林冬梅老师主持本次会议,相教授以“心中有梦,脚下有路,无悔人生”为题展开讲座。相教授首先进行了课前调查,向学生提出“你选择会计学院的理由是什么?”等8个问题,由此展开讲座。本次讲座的主要内容为:第一,爱国主义。相教授强调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他谈到了“忠、孝、节、义、仁、礼、智、信”的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谈到屈原、岳飞、戊戌六君子、孙中山、文天祥、莫言、姚明、屠呦呦等爱国人士的优秀品质,从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科技五个方面谈中国的强大,谈吉林万通药业的爱国情怀,由此引导学生要有一颗爱国和爱家乡的心,并要培养自身优秀的职业品质。第二,理想。他由习近平总书记对“人”字的解读引出对“从”字、“众”字的形象解读,他指出“人”字就是“左右相搭、紧卡不塌;撇比捺长、人比我强;相互支撑、心心相通。”;“从”字强调“永远是有前有后;才是合理的结构,不追求同等幅度的进步,不计较点滴小利,讲求组织内秩序,讲究比较中的关系和谐。”;“众”字强调“三人为众,有上下之分,有前后之别,塔形结构最稳定。必须两人在下,一人在上,缺一不成“众”。他告诫学生,要树立理想并实现理想,必须有“服务社会”的能力;具有优秀的品格;具有独立且懂得合作的意识;懂得自尊与尊重。他从万通的发展谈到,人品决定商德,商德成为企业的发展之基,并使其步入成功之路。第三,爱美之心。从不同侧面谈不同的人对美的理解与感悟,并送给同学们青春的寄语:我们是爱美的一代,我们是思考的一代,我们是创造的一代,我们要紧紧把握人生出彩的机会,实现我们自己的梦、实现民族的梦、实现中国梦。讲座接近尾声时,相教授向同学们布置了三个思考题。相教授以渊博的知识、风趣的语言、鼓励的寄语博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最后,李昕院长做了总结,首先感谢相曙光教授的精彩讲座,并向同学们进一步分析“人”字的含义,告诫同学们要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做一个讲诚信的人,做一个有责任的人,做一个懂得互帮互助的人,在学习中不断树立会计诚信、细致、合作、忠诚的职业精神。并与同学们共同回味了会计学院的院训“让终身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让德艺双馨成为一种追求。”会后,李昕院长与林冬梅老师与相教授交流了校企深度合作的思路,建议把企业课程加到每一学期教学计划中,从招生开始,以企业冠名进行招生,让校企协同育人成为新常态。